从《礼记?大学》中“诚心正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社会情怀,到唐代诗人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家庭情结,再到习近平总书记“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都生动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铭记在中国人的心灵中,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是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重要精神力量,是家庭文明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农村走出来的孩子,父亲的厚道朴实乐观,母亲的勤劳节俭谦忍,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兄弟及家人。父母没有给我们荣华富贵,没有给我们锦衣前程,但他们却言传身教教会了我们尊老爱幼、谦虚谨慎、刻苦勤劳。作为儿子,对父母的孝就是让父母在有生之年开开心心过日子,不要留有“子欲养而亲不在”的遗憾;作为丈夫,对妻子的好就是互相尊重、相互谦让,让她有种依靠,夜里能安静地躺在你的身边睡着;作为父亲,对孩子的爱就是多鼓励、多陪伴、多理解,让他能像朋友、像兄弟一样和你畅所欲言,快乐成长;作为哥哥,对兄弟的情,就是没事多联系,有事多商量,再大的困难一起扛。
家风连着党风,家事连着国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务必时时牢记使命,让理想、精神、道德在家风中闪闪发光,让爱国、爱民、爱党之情在家风中绽放。在工作中往上看,生活中往下看,不看职务看业务,不争待遇争机遇,不比环境比心态。要把心思花在工作中,把精力用在学习上。要拒绝诱惑,弘扬正气;踏实工作,培养底气;低调做人,远离傲气;提振精神,杜绝怨气。要力求敏于事而慎于言,不求兼济天下但求独善其身。要视单位为家庭,常怀感恩之心;视同事为手足,常念缘分之谊。做到人前人后一个样,大事小事一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