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霍邱县坚持将党员教育制片工作作为加强新时代党员教育的重要载体,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聚焦选题立意“关键点”、抓住制作打磨“主干线”、拓宽学用结合“覆盖面”,精心打造一批叫得响、制作精、有内涵的优质党员教育电视片,让党员教育制片工作“出圈添彩”。
聚焦选题立意“关键点”,打造精品佳作,让党员教育制片“有声有色”。紧跟省市年度制片计划“风向标”,适时开展问需调研,通过线上发放调查问卷,线下实地走访座谈,重点了解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党员学习需求,储备一批素材、采集一批典型、策划一批脚本,确保内容方向“不过时”“有新意”,基层党员群众看得懂、学得会、能联动。目前,围绕“皖美村书记”“两优一先”代表等群体,组织拍摄了《一份珍贵的入党志愿书》《我们的乡村振兴故事》等多部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立足年度党员教育电视片重点选题内容要求,年初召开制片选题策划专题会,以“遴选式、点题式、节点式”确定选材主题,做好选题谋划工作。每季度举办全县制片工作座谈交流会,围绕身边榜样,重点征选各地拍摄线索,邀请有关乡镇、县委宣传部、县委史志室等县直单位联合评审,以“政治性、思想性、教育性”为基本点,论证分析选题计划,择优遴选一批教育价值高、代表性强、可操作落地的重点项目,按照红色历史、先锋模范、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多种类型形成制片方案。坚持镜头向下,展现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防汛抗旱、为民服务等工作一线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事迹,充分挖掘“平凡小事”中的“家国情怀”,体现本土特色与亮点。近年来,先后制作推出的《城西湖军垦战歌》《“老”书记带来“新”活力》《大鼓“咚咚”话坎山》等一系列作品,深受党员群众好评。
抓住制作打磨“主干线”,统筹资源力量,让党员教育制片“有质有序”。建立健全县委组织部牵头,县委宣传部、县融媒体中心、第三方制作公司等多方参与的联合制片机制,从题材选用到后期制作全流程,通过组织现场观摩、实地调研等形式充分吸纳各方意见建议,及时修改调整制片细节,把稳总体方向。通过引入“中间对话”“头脑风暴”,在脚本完善、镜头语言、剪辑手法、特效制作等方面谋创新,加强制片骨干、评审专家与专业公司的互动交流,促进制片团队磨合,保障重大选题高质高效推进,倾力打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精品党员教育片,实现上下互动,多方共享的制片工作新局面。牢牢把握党员教育电视片“姓党”这个根本原则,把政治标准作为硬性要求贯穿制片工作全过程。坚持做到出镜人物政审前移,制片工作开展前会同县纪委、县公安局等有关单位重点对出镜人物政治表现、工作实绩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初步审查,共同把好党员教育电视片“政治关”“廉政关”。选优配强一支制片骨干队伍,坚持以干促学,定期安排全县制片骨干赶赴重点项目建设、乡村振兴、环境综合整治等工作一线,实操摄影摄像器材,练习摄影摄像技能,认真打磨脚本创作、视频拍摄、场景布设等细节,提高党员教育电视片摄制队伍的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拓宽学用结合“覆盖面”,加快成果转化,让党员教育制片“有效有为”。加强优秀作品的成果转化,重点将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资源作为党员日常学用“活教材”,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党课开讲啦”等,持续推动资源进党校、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不断延伸教育辐射半径。打造“身边学堂”,在霍邱先锋网、霍邱党群公众号上增设“党课开讲啦”“优秀党员教育电视片”“榜样的力量”“红色故事汇”等多个专题专栏,定期展播并积极转载分享学习资源链接,方便广大党员群众在“指尖空间”利用好“碎片时间”,让党的创新理论及时“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推出的《热血有你 为爱同行》《守护青绿 不负山河》《躬耕沃野 “粮”满田畴》等一批优质微视频,实现了“微视频”带来“大流量”,让党员教育“学在身边、用在经常”。聚焦基层朗德鹅、麻黄鸡、再生稻等产业发展实际需求,利用远教广场和学用示范基地,按需播放农业经营类党员教育片,邀请“土专家”“田秀才”、水产养殖及种植业专业技术人员通过现场经验分享、实操演示、答疑解惑等方式,通过“线上观看+线下交流”方式,更好地推动参学党员深学细悟。近年来,开展各类培训会、交流会120余场次,受益基层党员群众1.7万余人次。推深做实“远教伴我行”工作,定期召开工作推进会,与县交通运输局、县公交公司共同分析研判学用需求,择优推送本土制作的纪录片《城西湖军垦战歌》、典型事迹片《大鼓“咚咚”话坎山》等作品,实现了远教服务与基层党员群众的“零距离接触”。目前已实现全县27条线路254辆公交车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