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级分站:
您好,欢迎您访问霍邱先锋网!联系电话:0564-2717565
当前位置:首页 > 基层党建 > 党员队伍

永远绽放的淮畔蓼花——追记霍邱县城关镇原政协工委主任、党政办主任沙从涛同志

发布日期:2023-04-10   来源:系统   阅读:

2022年9月26日晨7时许,秋寒露重。霍邱县城关镇办公楼里突然传出紧急呼救声。几名工作人员闻讯赶到二楼,看见城关镇党政办主任沙从涛倒在了自己的办公室门口。因劳累过度突发疾病,沙从涛将57岁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给人们留下了无尽的惋惜和缅怀。

“他经常天不亮就走,一整天不沾家,忙到深更半夜才回家是常事,没想到这次他永远回不来了!”妻子段红失声痛哭。她的这段话还原了沙从涛人生最后一个阶段积劳成疾的轨迹。

作为党员干部,沙从涛长期从事基层工作,不论再苦再累,他都毫无怨言,因为在他的心里党的工作、老百姓的事情,就是“头等大事”。30多年来,他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一直用最细微的工作行动,努力践行着党的宗旨、为民的初心。

沙从涛的一生短暂而又平凡,就像淮河岸边的蓼花一样,将根深深地扎在泥土里,质朴却艳丽。

守初心,党叫干啥就干啥

沙从涛,1988年参加工作,中共党员。历任霍邱县陈埠职高教师,众兴集乡科技副乡长,众兴集镇科技副镇长,城关镇城郊街道主任,城关镇东湖社区、西坛社区主任、支部书记,城关镇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城关镇政协工委主任、党委委员党政办主任、一级主任科员。

几十年来,除了两年教师经历外,他一直都在最平凡的岗位上从事着最基层的工作,没有担任过多大的“官”,服务群众的一线就是他的阵地。前些年,有朋友提醒他:要向领导争取一下政治待遇,可他却一脸坦然:“还有那么多同学在家务农、在外打工呢,党把我培养成基层干部已经很知足了!”他在镇班子成员会上曾说过这样的话:“作为党员干部,应该公心、诚心为上,去私利少虚荣,党叫干啥就干啥”。

他不是光靠嘴说,而是实实在在地去干。西坛社区10个居民组1115户,5530人,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差,居民年龄偏大,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做,是全镇公认的老大难社区,没有人愿意去干。2008年9月,组织上把这副重担压在了沙从涛的肩上---担任西坛社区支部书记,他二话不说,走马上任。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他从难处下手,逐户摸排情况,特别对100多户特困户、低保户和五保老人,都做到心中有数,借助政策帮助解决他们的生活实际困难。

曾担任两个乡镇副乡镇长的他,调入城关镇那会儿还不是党委委员,一下子让他去社区工作,在别人眼里那是“降级”使用,但他毫不计较,组织上安排他干什么,他不仅毫无条件地接受,而且都干的很出色。

在西坛社区,除从最急最难处下手外,抓班子、强党建搞好自身建设则是他干就干好的另一个抓手。

西坛社区两委干部和居民小组长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沙从涛就有意识地培养年青后备力量,对两委干部和居民小组长加强培训,经常找来小黑板,手把手教居民小组长做表、下通知。经过指导培训,西坛社区的10位居民组长,小到报表、下通知,大到落实各项政策,了解民情,个个身手不凡。

“沙主任工作中十分关心培养我们,没有他培养也没有我的今天”省三八红旗手、西坛社区的殷红动情地回忆:“开始上班时什么都不懂,压力大、待遇低,想辞职。他发现我有点文字潜能,就鼓励指导我练习公文写作,还说做人要从长计议,实现人生价值。”在沙主任的鼓励培养下,殷红从居民小组长踏实干起,能力快速成长,入了党直至进入两委班子,成为社区工作的“顶梁柱”,获得了多项荣誉。

就这样,社区的班子很快强了起来,仅三年时间,西坛社区由过去老大难社区一跃成为全镇先进行列,党建工作获镇先进党支部荣誉称号、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获先进奖,社区办公条件也大大改善,为民服务功能大大提升,居民满意度逐年提高。

在沙从涛从事社区近十年期间,培养出入党积极分子和中共党员30多名,为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增强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何止是社区工作,作为镇里的党委委员,他总是挑最重的担子、最难干的活:脱贫攻坚、防汛救灾、疫情防控样样扛在肩上,样样出色完成。

无论从事何种工作,沙从涛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居民眼里他是好党员、好干部,同事眼里他是好班长、好搭档、好助手,永远扮演着“我是党的一块砖”角色。

守初心,使命在肩勇担当

9月26日这一天,又逢全镇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作为班子成员,西坛社区是沙从涛驻点的社区,工作中不容出现闪失;作为党政办主任,他要做好全镇的核酸采样点联络协调和服务保障工作,更不容出现闪失。所以,沙从涛于前一天晚上10点把西坛社区核酸采样点布置完毕后,一大早就忙着赶到了镇政府。在经过值班室时,他安排值班人员说“今天全镇干部都到采样点,你们要值好班。”然后,他匆匆忙忙上楼后就再也没有下来,用生命完成了自己最后的使命担当。

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为群众办实事是贯穿沙从涛工作的主线。

在街道和社区工作的十几年里,沙从涛一直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2004年9月,沙从涛任东湖社区任主任、支部书记时,了解到农机二厂居民组境内没有公共厕所,几百人共用一个临时茅坑,臭气熏天,一遇阴雨天污水横流,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居民怨声载道。他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多方奔走争取支持,很快兴建了一所规范化的公厕,彻底解决了这一问题。像这样的公厕,他在社区工作的任上建了几处,赢得居民交口称颂。

“作为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的都是群众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有些事情尽管很复杂,但我们也不能绕着走!”沙从涛正是凭着这种担当一路前行的。

89岁高龄的城北村脱贫户甘承露老人因待遇问题得不到落实,一直上访,但因年龄大工作难做,一般人不愿接触。2010年,驻点城北村后,沙从涛主动登门与老人谈心,了解情况,尽其所能地帮助老人解决待遇问题,还利用节假日带着礼品,上门慰问老人,用真情感动了老人。当得知沙从涛离世的消息后,老人坚决让儿子开车从合肥把他送回霍邱老家见沙从涛最后一面,“俺要送送沙主任最后一程……”

在一路前行的担当中,沙从涛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

西坛社区顺河居民组一处居民点位于沿岗河边的“小岛”上,2020年8月连日暴雨,河水迅速上涨,“小岛”居民面临威胁。于是沙从涛身披雨衣带领社区工作人员挨家逐户动员,把“小岛”上的几十位居民全部转移到安全地带,可年近八十的吴奶奶说什么也舍不得离开。哪知,当天半夜,洪水来势汹汹,提前守候的沙从涛及时将老人从洪水中抢了出来。沙从涛的临忙不乱救了吴奶奶一命。

岂止吴奶奶,陈茂凤老人也是如此。她独自一人居住在60年代建的房子里,对前来做转移工作的沙从涛说“我一个人住这,怕啥!”沙从涛苦口婆心,并为她联系好了临时住房。“谁想,俺刚离开,二楼的木头就砸了下来……”夏广仁、张宝凤夫妇是残疾家庭,危房改造前一家5口人蜗居在50平方米的危草房里,屋山的土墙开着裂缝能插进拳头。2008年冬季,天降暴雪,沙从涛踏着积雪,走进他狭窄的破屋里四处察看,然后拿上工具将其屋顶上的积雪全部清扫调,消除安全隐患。

2022年4月份,全县实行疫情静态管理,作为党政办主任的沙从涛负责筹备防控物资,并一一分配到各个卡点和核酸采样点。全镇38个采样点,他仅用一天时间,就把帐篷、一米线、警戒线和标牌等全部落实到位,为全镇11万多人顺利采样付出了艰辛努力。哪里最困难,哪里最艰苦,他的身影就出现在那里,哪怕眼睛熬得红了,嘴上起了燎疱。刚刚退休的镇干屠新民深有感触地说,“沙主任每天第一个到办公室,也是最后一个离开,从来没有双休日、节假日。”

一场场疫情、一次次战斗、一项项工作,见证着沙从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基层共产党员的担当精神。

守初心,永保信念不变色

正是根植于人民群众,才炼就了沙从涛忠诚于党、立命为民的永远不变信念。

东湖社区牌坊组残疾人老穆,老伴患精神病,还有一个患病的孩子,沙从涛把这家人当作亲戚,经常上门了解情况,每年过节都上门看望慰问,自己掏钱让他们过个愉快的春节。调离东湖社区后,还一直关心这户生活情况,不时掏钱给予救济。东湖社区师范组朱元芳和丁红都是困难户,前者丈夫离世,全家5口人挤在2间危房里,后者父母都患癌症,也居住危房。沙从涛得知情况后多次上门看望慰问,积极帮助他们申请危房改造、办理低保,直到他们住房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民之所需,行之所至。西顺组77岁的王祥家中5口人,挤在2间破烂的土墙草顶危房里,仅靠在集市上贩点蔬菜为生,日子过得十分艰难。沙从涛来到西坛社区不久看到王祥家庭困境,很快为他申报兴建了2间40多平方米的新房,又帮其解决办了低保,并鼓励王祥自食其力。在沙从涛的帮助下,王祥一家人现在的生活逐步变得好了起来。“沙主任对俺们做的好事,一天也说不完!”王祥至今感慨道。

“一枝一叶总关情”。沙从涛经常对同事们说,这些特殊群体,无依无靠,如果我们做社区工作的人不把他们放在心上,谁还能把他们放在心上?!就这样,党的政策在他带领下一个个被及时送到了社区困难群众心坎上,让他们感受到党的温暖。

的确,沙从涛的情怀里装着最多的是群众二字。“在离世前,沙书记还去看望俺,给俺送米、面、油……”八十多岁的金融组独居老人张巨贤一边抹泪一边述说。

提起沙从涛为群众办好事的故事还有许许多多,他没说过豪言壮语,也没有特别亮眼的“政绩”,但正是这些个小故事彰显着他为党和政府分忧、为群众解愁的信念与情怀。

在共产党人的崇高信念里,还必须有保持不变色的定力,沙从涛也做到了。“清白做人、勤俭齐家、干净做事、廉洁从政”是人们对沙从涛的一致评价。

在外人眼里,党政办主任是党政机关的大管家,手里握有一定权利,可是离世时,人们发现他脚上穿的依然是一直舍不得扔掉的早已褪色的旧布鞋——那是妻子3天前上街刚为他修补过的。

“沙主任从来没有接受过俺一次吃请!”残疾人杨玉磊开了个电脑维修店,从2010年开始负责城关镇机关电脑维修,每次报销发票,只要合理,沙主任从不刁难。“有一次,他岳父家装个监控,我觉得也不值钱,就不打算收钱了,没想到,沙主任爱人几次撵到店里,硬是把500元钱给了,这事俺一辈子都忘不了!”今年6月,城南片区拆迁,沙从涛的一位亲戚也是拆迁户。开始,工作人员上门宣传,该户就是不愿拆,要多补30万才行。他知道后多次登门,告诉他不要搞特殊,政策不是为你制定的,多补一分都不行!该户虽然最终被搬迁,但沙从涛还是得罪了这位亲戚。

“沙主任对自己要求很严,在东湖社区工作时从来没有安排过工作餐、租过公车。当时东湖社区刚成立,每年只有1万元办公经费,就是在这样财务吃紧的困难情况下,他离开前帐面上还留下5万多元的节余款。

“沙主任在财务上是出了名的‘老抠’,公务管理很严,特别是在办公开支上抠得让我们搞财务的人员都感到紧,那怕是领用办公用纸,他都要当面点数,精确多少多少张,绝不允许浪费!”同事这样回忆道。

俭以养德,是他保持不变色的抗体。

守初心,倾其一生讲奉献

今年4月份,疫情非常紧张时,怀远医护人员支援我县做核酸检测,沙从涛每天早晨6点前就开着私家车把各项物质分到各检测点,督查各检测点人员是否到位,还把医护人员从住地接送到检测点。“沙主任的私人车当公车用,却没有从公家报销一分钱!”从银行退休的妻子段红回忆道。

与其他人一样,沙从涛也是一位情感丰富的普通人,上有父母,下有妻子女儿。对于家人,因为太忙,他总怀有深深的愧疚之情。

“沙从涛离世的消息还没敢让他父母知道!”妻子段红含泪说,他父母都年逾八旬,病体缠身,四个子女,只有沙从涛离他们最近,其余均在外地。女儿大学毕业后,远在厦门工作。沙从涛因工作太忙,照顾父母的重任大多落在段红身上。

“本来打算国庆假期等女儿回来后,一家三口带父母到合肥看病,可由于他太忙没有去成,今天老两口自己租的车去了合肥看病”说到这里妻子段红早已哽咽。

打记忆时起,在女儿沙文景眼里,爸爸一直都很忙,哪怕远在厦门工作,想与爸爸通个话都很少,因她深知爸爸白天难得空闲时间。“教师出身的爸爸既是工作狂,又是读书狂,家里书柜摆满各式各样的书,特别是古今中外名人的故事、共产党人修养类书籍居多。”

女儿大学毕业后考到厦门工作已近四年,“爸爸每次打电话都说要到厦门看我,但每次说话都不算”说到这女儿已泣不成声,“五一期间爸爸跟我说,要带我到西北敦煌、延安等地游玩......爸爸!你怎么老是说话不……算呀!”

天不亮就起床,连饭也顾不上吃,深更半夜才回家,有时下半夜还被手机响铃叫醒,这是沙从涛的生活常态。妻子翻开手机里一条一条信息,“才开始开会,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通知——6月25日晚上19:22”……这他是发给妻子的最后一条信息。

一个“忙”字,让沙从涛欠亲人们的太多太多,但他把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最需要关爱的贫困群众;献给了家在外地而不能回家过节的镇里年轻干部们----从家里带着酒,陪大家过节。

沙从涛虽然离我们而去,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他不忘初心使命,用自己实际行动在群众心中立起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

蓼花虽小而普通,但它却偏偏开出了牡丹的倾城艳丽!(祁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