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救灾先锋专刊】
抗洪抢险的那些“感动瞬间”
连日来,霍邱县受降雨影响,发生洪涝灾情,造成严重灾害损失,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告急!一场抗洪抢险的战斗随即打响,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积极参战,踊跃投身到抗洪抢险一线。他们主动作为、迎难而上,连续奋战、攻坚克难,以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曲“英雄赞歌”......
你鞋给我 我心给你
“屋里还有一个老奶奶,不愿意出来,曾队长,你来劝劝!”18号上午10点,外河水位持续上涨,开始往沣河岸边的河口村小街组倒灌,防汛防洪队一边帮村民搬东西,一边沿路催促抓紧时间撤离。可有一位“恋家”的老奶奶却迟迟不愿意离开,这个老人就是烈士子女姚德珍,河口镇镇村干部反复做工作,倔强的奶奶仍执意说家里地势高,几十年没进过水。素有“群众的贴心人”之称的退役军人老党员曾庆兵得知情况后冲到屋里,拉着老人的手说:“老奶奶,生命安全第一,险情百年不遇,今天我架也给你架走,你把家里贵重东西拿好,剩下的电器被褥我们来帮你转移!”
“我没有胶鞋啊”老人还是有点迟疑。
“来,老奶奶,我脚大,我的鞋你肯定能穿”,曾庆兵边说边把鞋子脱了给老人穿上。
老人看着光着脚的曾队长,点点头低声说道,“好,我就听你的。”
赤脚趟水把姚德珍老人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后,曾庆兵立马转身带着几个年轻人把老人的电器等东西搬到了二楼。
一绳架南北 拉近党群心
“大家赶快撤离,水流越来越急了,一定要注意安全,剩下的东西我们尽最大努力帮你们转移!”18号下午2:30防洪队里的几个年轻党员干部王寿堃、谢位、郑宝平等一边搬东西一边检查着每户人员滞留情况。
河口村小街组村民,祖祖辈辈靠种菜卖菜为生。过过苦日子的人,看什么都不舍得丢下。眼看水位越来越高,水流也越来越急,可仍有少数村民来回经过水流湍急区域转移物品。为保证灾民生命安全,防汛防洪队要求群众全部撤离低洼区,由防汛防洪队来转移物品。
为降低危险系数,防汛防洪队从南到北拉一条绳子,几个年轻党员干部顺着绳子,趟着过膝洪水,冒着倾盆大雨,一次又一次的转移着群众物品。雨越下越大,水越来越急,岸边的灾民们纷纷拉住几名年轻人“小伙子们都别去了,太危险了,家里没什么了,你们受累了”。
“只要能减少你们的财产损失,我们累点不算什么!”副队长王寿堃瘫坐在一块石头上,拧了拧上衣,倒了倒胶鞋里漫进去的水。
经过一天的不懈努力、艰苦救援,河口镇河口村防汛防洪队与洪水比快,成功转移受灾群众164人,奋力抢救村民物资财产,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
一次呼叫转移 一份救援希望
20日傍晚时分,花园镇办公室主任的手机响起了急促的铃声。“喂,你好,是花园镇政府么?我想请你们帮我救救我的母亲,她现在被困在固镇了......”电话那头传来带着哭腔的男子声音。
“你别急,你说具体点,我们帮你去救”。原来因为近日的洪水,固镇镇受灾严重,民房被淹,信号中断,这名男子与母亲失联,他母亲住在固镇,本人长期在外地,无法及时赶回来。固镇镇那边电话一直打不进去,想到和花园镇离得近,就在先锋网上紧急找到镇政府电话,被呼叫转移到了办公室主任刘建友手机。
“刘委员,我们这边还有一批人等着排查转移呢,要不然让他联系那边的救援队?”村干部提议道。
“现在到处都在救援,他跟母亲失去联系肯定特别着急,如果不是没有办法,也想不到打我们电话,这边我来安排一下,我们去救人”。说着姚楼指挥所负责人刘建友安排几个人上了铁皮船,找了两个多小时,终于找到了被困的老奶奶。找到她的时候,老奶奶已经有一天一夜没有进食了,非常虚弱,救援人员赶紧喂了点水。好大一会才缓过来,拨通了他儿子的电话,让老奶奶跟他儿子报个平安。“儿啊,这几位都是大大的好人啊,要不是他们及时来了,你可能就见不到我了,你一定要好好记住他们啊”!82岁的奶奶感动得流下了眼泪。
目前,花园镇花园村、姚楼村在自身防汛压力很大的情况下,仍旧组织党员群众到固镇镇参与抗洪救灾,出动船只10余次、人员52人次,搜救被困居民23人。
与风浪搏击的新时代村干部
2020年7月18日,由于持续的的暴雨导致曹庙镇与叶集区毗邻的油坊河河水漫堤,致曹庙镇部分村发生了严重的洪灾,曹庙镇胡台村受灾尤为严重,村文书、组织委员刘蕾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通知各村民组长做好防汛的准备,并摸排在家人员名单,做好随时准备撤离的准备。
19日凌晨2点,水势陡涨,村民房屋受淹达腰部以上,胡台村柴大庄和王楼村民组有多名群众被困。得知情况后,正在通知群众撤离的刘蕾第一时间向镇里申请冲锋舟,准备转移群众。早上6点钟开始冒雨上船,尽管衣衫湿透,她也全然不觉,带领救援人员逐户搜寻,一户一户的去解救被困群众。由于水流湍急,加之树枝水草缠绕,好几次螺旋桨被损坏无法前进,加之距岸较远,来回需要1多小时,救援形势困难重重、不容乐观。而她没有顾及自身安危,带领救援人员往返数十次,直到晚上8点钟,最后一名受困人员才被解救上岸,而她已经在冲锋舟上整整奋斗了14个小时,共转移受困群众78人。此时的刘蕾已疲惫不堪,腿脚被水浸泡的失去了知觉,被救援人员抬下冲锋舟,当接到在岸上等待已久的群众已为她泡好的一碗方便面时,这个女汉子已经泪流满面。
“刘蕾是新时代的女中豪杰,在困难面前冲锋在前,在风雨浪涛中抢救村民,我们真诚地感谢她”!被救群众王林说。作为一名32岁的女村干部,她在困难面前不顾个人安危,把群众的生命财产放在第一位,得到了全村群众的一致称赞。
绽放在抗洪抢险一线上的“巾帼之花”
“王书记、张镇长,你们来的正好,这里又出现了轻微的土壤滑坡。”龙潭镇龙潭村党支部书记董国友正在龙潭水库大坝上汇报大坝新出现的险情,请示下一步应对措施。
“立即组织人员对大坝道路积水进行疏导,调集沙袋、塑料薄膜等物资进场,巡查人员要密切关注下一步动态,有情况及时汇报。”“我镇目前相关物资如购买不到,我已联系安排到南边灾情较小的乡镇购买。”两位同志熟练地安排道。
恰巧,在现场安排处置险情的是两位年轻的女同志,她们分别是90后的镇党委副书记王学艳和80后的副镇长张丽丽。王学艳刚到任不足两个月,张丽丽则是该镇分管水利的负责人。在洪灾出现之前,她们便告别年幼的孩子,第一时间冒雨返回工作岗位,随即参与到龙潭水库大堤24小时值守排查、协助村民转移安置和人员物资调配等工作中去。抗洪开始至今,虽然身为女同志,她们却和大家一样,累了席地而坐,饿了吃盒饭。
“大灾大难面前咱们党员干部始终要站在前、作表率,这样人民群众才会有安全感和认同感。”无论是疫情防控还是抗洪抢险,她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和她们一样,该镇抗洪抢险工作中活跃着许多女同志的身影,无论是作为镇村干部、公安民警、医务人员还是党员志愿者,她们都以实际行动成为该镇抗洪抢险一线上绽放的美丽“巾帼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