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级分站:
您好,欢迎您访问霍邱先锋网!联系电话:0564-2717561

徐守松:家风 润物无声的阳光雨露

发布日期:2017-04-11   作者:徐守松   来源:组织部   阅读:

回望家族千年历史,依稀可以感受到家风的蜿蜒前行、润物无声。我出生于一个尚属大家庭的寒门。说是大家庭,是因为我的祖父以及更早的前辈,在他们那个年代,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在当地的农村发展得很好,不仅家境富庶,人丁也较为兴旺。说是寒门,是因为到我出生的时候,父母早已蜗居“庙堂”、家徒四壁,变成赤贫户了。 

家风是完全可变的。在家境较好的年代,祖辈们不惜花钱延聘教师到家教育孩童,并且鼓励周边贫困家庭的孩子免费入学受教;特别重视吊灾问疾、扶贫济弱,更包括妥善安排好自家的雇佣人员,娶亲安户乃至养老送终。我想,开放和包容应该是那个年代,我家家风的特征之一。但是后来,随着社会地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之后,家庭和家人完全被边缘化了,因为被封闭、被拒绝,而导致封闭、排斥慢慢发展成为了家风的特征之一,这和从前的开放、包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家风是一脉相承的。在我家的老屋中,摆放着一个大大的木制条几,条几的橱柜门上,厚厚的朱漆下面是一副用毛笔手写的对联:“早植灵根,应结善果;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记得有位老医生来我家做客,看到这幅对联后非常惊讶,当时就抄在纸上塞进了药箱子里,说回去后也要把这幅对子写下来、挂出来,教育教育自己的儿孙后代。我想,与人为善、积善行德,当是我家家风始终延续着的又一特征。虽然随着家境的一路走低,行善积德更多的是演变成为了独善其身,但是“善”字这个根本却一直没有改变。 
家风是需要培育和改善的。家风和社会风气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身处其中的家庭成员。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是润物无声的,更是刻骨铭心的、远远早于课堂教育和组织教导的。而家风的形成又和家庭成员,尤其是家庭中影响力较大的主要成员息息相关。从官场到市场、从高官到贫民,无数的案例显示,培育家风、改善家风、净化家风,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了。对于家风中的精华、精髓和亮点,需要培植、放大和引燃,促使其大行其道、大放光芒;对于家风中的“小我”、不足甚至谬误,则要改正、净化和涤除,防止误人误己、流毒无穷。在现行的国情党情世情下,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上,更应该走在前面、多有建树。 
要以身作则。首先要保证家风建设有着正确的方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是身教胜于言教。要能带头、能领路,充满精气神、传递正能量。要有抱负、有志向,思进取。这个进取,可能不是职位的晋升、职务的提高,但一定是质量的提高、效率的提升。要管住自己、守住底线,结合工作岗位,就是要公道正派、善作善成,不搞权钱交易、远离利益输送。 
要影响家人。这里的家人,既有狭义的家庭核心成员,也包括亲属圈、朋友圈。一枝独秀不是春,个人的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远远满足不了家风建设的需要。教育引导好每一个家庭成员,是领导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要做有心人,家事虽然繁琐,也要了然于胸;要做行动者,该提倡的提倡、该制止的制止、该改正的改正。 
要持之以恒。行百里者半九十。家风是一代又一代人的积累和传承,推进家风建设更需要细水长流、久久为功。这就需要内生动力,需要来自认识的力量、来自思想的力量、来自信念的力量。做到持之以恒,既需要组织的监督、同事的提醒,更需要内心的认同、理想的感召、信念的驱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又岂是一时之功!